2023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结合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安排,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学院联合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共同举办了“苍生为念”灾害文献主题展。
苍生为念第一展区:四川千年灾害史典例介绍及抗灾人物故事
此次展览以“读经典学防灾”为题,设置了四川灾害历史文献、防灾减灾人物、历代灾害诗词三大展区,力图借由对防灾减灾相关文献史料、人物大家、传说典故、诗词歌赋的解读与展陈,从中汲取经验和力量,实现回顾历史、反思灾难、心理疗愈的社会功能,传承中华民族应对自然灾害的智慧和精神,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和乐观向上的抗灾救灾精神,全面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文化素养。
苍生为念第二展区:四川灾害史影印展陈及灾害诗词
据悉,这场展览的协办方和主要承办方是我校的两个大创小组:“四川历代灾害文学文献的整理与传播”小组、“诗以言疫:宋代疫病诗辑录与研究”小组。其中,我院副教授田兵伟老师和文新学院副院长罗鹭教授共同指导的“四川历代灾害文学文献的整理与传播”小组是主力,我院2019级国际减灾与应急管理创新班学生张琳媛是该项目的第一主研。
苏轼的另一面:抗灾救灾典型人物
5月12日上午,“四川历代灾害文学文献的整理与传播”大创项目负责人、我校学生杨巧如还作为嘉宾参与了封面新闻联合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开展的全网直播,为大家导览了相关展区与文献材料,介绍了苏轼的抗灾事迹、典型灾害诗词等,我校四位学生代表也在直播中表演了诗词诵读。目前,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官方抖音的直播总计观看人次已超10万,封面新闻各渠道直播浏览量也已超过70万。
杨巧如在直播中讲解苏东坡的抗灾事迹
我校同学表演诗词朗诵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张琳媛同学负责的国家级大创“元代灾害诗词辑录与研究”小组就作为主要承办方参与了“古诗词中的自然灾害”主题展览策划,相关活动报道登上应急管理部官网。而今年,张琳媛同学主要负责展览统筹对接及内容审核,而2020级的几位同学则接过接力棒成为了内容准备的主力。张琳媛同学称:“是国际减灾与应急管理创新班提倡的‘灾害+自身专业’启发我进行灾害文学方面的研究,而令我很开心的是我们不但做了,还接力传承下去了。”
团队同学与减灾馆领导合影
三年来,张琳媛带领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先后依托于三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翻阅了几千万字典籍,从中辑录了一千多份古人对灾害的书写,囊括对地震、疫病、干旱、洪涝、火灾等各类灾害的书写,对都江堰、余姚海堤等防灾减灾工事的书写,和对大禹、李冰、苏轼等减灾人物的书写,并基于团队的科研成果,精心挑选了里面具有代表性的书写,进行了仔细的校对、注释、翻译,策划主题展览,将大创项目转化为具有切实社会影响的成果,希望可以让公众朋友们从中了解先民应灾备灾的智慧和哲思,感受中华民族在千年抗灾历程中共同塑造的民族记忆与灾害抗争中形成的不畏牺牲、顽强拼搏、不胜不休的伟大民族精神。他们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灾害面前,文学何为?”的青春答案,更在科研创新、文化传承、民生关注的实践中展现青春使命与担当。
新闻供稿:张琳媛、刘欣畅
新闻编辑:孟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