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这是缅甸自1946年7.7级地震以来震级最大的地震,也是2025年以来全球最大地震。地震发生后,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迅速行动,依托香港马会灾害科技研究中心数据平台,整合学院内外科研资源,分析受灾及救灾情况,完成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缅甸7.9级地震科学简报》。

缅甸境内历史地震分布(1900–2025)与2025年Mw7.9级地震发震断层
简报内容指出,地震发生在缅甸最大且最活跃的断裂带之一—实皆断层上,呈现明显的右旋走滑特征,断层南端库伦应力显著上升,提示余震高发风险,且可能引发山体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以及传染病等公共卫生风险。


地震在10 km(左)与2.5 km(右)深度的库伦应力变化与余震分布
灾害发生后,中国政府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并派出近400名救援人员,包括中国国际救援队、香港特区救援队和多支社会应急力量,截至4月6日,中国救援队共搜救出9名幸存者。此外,马来西亚、俄罗斯、新加坡等多国也向缅甸派遣搜救队和医疗队、运送救援物资,联合国也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缅甸的支持力度。

中国援助缅甸地震救灾首批物资(来源:中国驻缅甸大使馆)
简报建议,未来应加强国际人道协作机制,推动多边协调与资源统筹;关注重点人群与关键设施,推动应急行动精准化;以科技手段助力快速响应,提高灾后信息获取与判读能力;尊重本地实际与人道精神,推动在多重背景下稳妥开展救援合作。
报告已于学院网站公开发布,通过多源数据融合,为国际救援提供灾情研判、次生灾害预警及精准援助建议,支撑全球人道主义行动高效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