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正文

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长期招聘全球英才

时间: 2025年03月13日 16:29 点击量:

四川大学地处“天府之国”成都,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也是国家在西部地区重点培育的研究型综合大学。经过120多年的不懈努力,四川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顶尖学府,现有学科型学院(系)37个及海外教育学院,覆盖了文、理、工、医等12个门类,实现了多学科融合与发展。学校科研实力雄厚,拥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基地21个,省级科研基地等78个。四川大学始终肩负集思想之大成、育国家之栋梁、开学术之先河、促科技之进步、引社会之方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综合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是学校重点发展的研究领域。

一、学院简介

20085·12汶川地震以后,四川大学联合香港理工大学,在香港赛马会慷慨捐赠2亿人民币的支持下,共同创建了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学院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由ABC三栋建筑组成,具备优越的教学、研究和实验空间条件。学院融合文理工医多学科优势,面向灾害全生命周期过程,开展综合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是一所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型学院。

学院汇聚了一支由院士领衔的高水平、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建有3个学系: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系、城市安全健康与管理系和地理科学与灾害管理系(筹)。现有全职/兼职人员60余人,全职人员85%具备海外学习工作经历,15位教师先后入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计划项目。学院牵头建设双一流超前部署学科“综合灾害科学”,设立了“安全科学与减灾”二级学科,与华西临床医院共建“灾难医学”双一流超前部署学科平台。学院向各级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组织输送645名综合减灾专业技术人才,学院优秀博士研究生获批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和国家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

学院拥有山区灾害风险预警与防控重点实验室(应急管理部)、深地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视觉融合场景体验技术创新中心(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四川大学综合减灾研究中心等先进研究平台。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科研项目。近年来,学院在8·8九寨沟地震、9·5泸定地震、7·20汉源山洪泥石流、2023年土耳其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与灾后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学院与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组织建立了学术合作,设有联合国水与灾害高层专家与领导组(HELP)秘书处、国际防灾减灾科学联盟(ANSO-DRR)发起单位、喜马拉雅大学联盟(HUC)防灾减灾工作组等国际研究平台。连续四届作为国内唯一高校参加联合国水与灾害主题会议并作报告;近10年举办50余次高端国际论坛,奠定在综合减灾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学院正在全球综合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引领和探索全新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模式。诚邀您的加盟,共创新的未来。

二、招聘岗位及待遇

1. 领军人才

海纳特聘教授: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在海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或长期从事教学一线工作,对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有重要创新,教学成果和教育质量突出,在学生培养方面取得重要贡献的领军人才,包括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教授、副教授,世界著名研究机构或世界著名企业研发部首席科学家或核心骨干等。

高被引学者: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顶级刊物作者等。

2. 国家级海外优秀青年人才

海纳青年学者:取得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包括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助理教授,世界著名研究机构或世界著名企业研发部门研究骨干或其他海外优秀青年人才等。

3. 海外青年人才

特聘序列岗位(特聘(副)研究员/教授):在所从事研究领域崭露头角,获得较高学术成就,具有较强的创新发展潜力,包括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博士(后)、世界知名大学博士(后)、发达国家和地区博士(后),其他海外和部分特殊海外人才等。

特聘副研究员、助理教授或博士后:年龄不超过35岁;具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有良好的科学研究经历和教育背景,符合岗位要求的资格条件和工作能力。

海纳博士后支持计划:年龄不超过33周岁;海内外高水平大学拟进站或新近进站到我校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工作人员,拟进站人员为应届博士毕业生或取得博士学位3年内的博士,新近进站人员为进站不超过6个月的博士后。

4. 双百人才

双百人才工程A计划:年龄一般不超过42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人文社科原则上不超过52周岁),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学术带头人

双百人才工程B计划: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海外引进可适当放宽,人文社科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卓越的科研攻坚和创新潜力,取得突出学术成果的青年杰出人才

待遇:学校将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特别优秀的人才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学校按照相关规定提供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住房、签证等方面的全周期支持保障,并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问题。

三、招聘方向

学院将考虑灾害相关所有领域的优秀人才,重点引进以下几个领域的人才:

· 灾害地理

· 灾害社会科学

· 应急管理

· 自然灾害防治

· 地球(灾害)系统模拟

· 全球气候变化与应对

· 绿色减灾与生态安全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 地理信息系统与大地测量

· 城市安全与韧性规划

· 灾害行为学与心理学

四、联系方式

有意者可注册我校人才招聘系统(https://recruitment.scu.edu.cn/#/)并将个人简历(包含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科研成果、主持项目和荣获奖励等)、教学及科研兴趣陈述(不超过3页)、三名及以上推荐人联系信息以及相关证明材料发送至邮箱idmrhiring@scu.edu.cn

学院联系人:赵老师

学院电话:028-85992211

学院邮箱:idmrhiring@scu.edu.cn

学院网址:https://idmr.scu.edu.cn

求贤若渴,虚席以待 川大灾管院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