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汶川地震14周年及扎实开展我院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暨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我院在5月7日-13日期间开展了包括“元诗的灾害书写”“运用生活物品制作应急物品”“综合灾害系列讲座”和“可持续发展‘5·12’高端学术论坛”在内的系列活动,并与四川大学党委保卫部(处)、四川大学学生工作部联合举办了学校“5·12地震综合演练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众多学者、学生参加,提升大家防灾减灾意识与能力。
![](/__local/7/FD/3E/A0B60AECB9CD3F80278E11AD1FE_A3F045EA_B5FC.jpg)
![](/__local/2/44/78/480A10C6FA0CD8661C6529EB580_64880C70_E1F5.jpg)
5月12日上午,“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四川大学“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在我院举行。整个演练分为“就地避震”“安全疏散”“抢险救援”“医疗救护”4个项目,在师生的共同配合下,应急疏散演练取得圆满成功。当天上午,师生们还通过体验地震震动模拟平台、参观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展板的方式,进一步掌握了基本应急避险的技能。
5月12日下午,可持续发展“5·12”高端学术论坛在望江校区明德楼举行。开幕式上,四川大学副校长姚乐野致欢迎辞,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院士和香港赛马会执行总监谭志源先生分别致辞。香港赛马会执行总监谭志源表示,香港赛马会决定拨付其一期援助的剩余资金8150万元用于支持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发展建设。
![](/__local/9/66/CC/023EE72C27611A5E2F2A36A457E_5E64A160_4050.jpg)
![](/__local/0/BA/17/CEEA61AEEEE67F4CD077F3C1E3B_3E5ECA80_132F62.png)
![](/__local/C/1E/2E/9DE16FF9617DFE1BB007550EC26_2FA7EF23_54781.png)
这次论坛上,多名院士专家深入探讨综合减灾的前沿问题,推动了我国安全科学与灾害科学的创新发展,助力了中国和人类防灾减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线下趣味活动也吸引了众多同学的参与。由四川大学“元代灾害诗词辑录与研究”大创小组承办的“元诗的灾害书写展”带领大家品读灾害诗,引导同学体悟生命之珍贵、抗灾之重要。该书写展也在四川省减灾馆精彩呈现,获得应急管理部官网报道。
由四川大学防灾减灾科普基地、四川大学应急救援学会承办的“应急素养提升计划—运用生活物品制作简易应急物品”活动通过手工制作“变废为宝”的方式,让同学们学会在危险来临之际利用好身边的物品进行自救。由防灾教育创新研究协会主办的“防灾卫士-逃生计划”活动也让同学们熟悉了学校的防灾减灾措施与校园环境。
由我院研分会和团支部联合组织的“防灾减灾知识趣味问答”“灾害情景模拟互动展板”等活动,也在游戏互动中让同学有更多知识获得感。
由教师党支部承办的综合灾害科学系列讲座邀请到国家高层次海外青年人才计划翁辉辉博士、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山地科学学报(英文)》)执行主编邱敦莲、陕西省地震局《灾害学》杂志专职副主编、编辑部主任袁志祥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专家María Camila Suárez Paba,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地震破裂的新理论及其对防震减灾的意义”“英文科技论文的撰写与投稿”“地震灾害及科学应对”“如何写好科技论”和“南美哥伦比亚的Natech事故灾害风险管理现状”等主题,展开了学术探讨。总计共有1000余名师生参与了学术讲座。
我院因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而成立,在每年的全国防灾减灾日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都会举办系列活动,引导师生树牢“防灾减灾,人人有责”的意识,以期调动更多人参与到防灾减灾工作中来。
撰稿:曹丽
新闻编辑:赵星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