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至23日,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金沙护澜,抗灾智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谭春萍副教授带领下,赴金沙江流域干旱河谷区,开展“气候变化与干旱灾害”专项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考察、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系统探究气候变化影响下干旱河谷区的旱灾现状及应对策略,同时开展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

调研期间,团队在金沙江干旱河谷区,选取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和云南省楚雄市元谋县为典型区,走访了三个乡镇、多个社区,针对干旱的现状、成因、影响及应对情况,从多维度进行了全面调研。团队积极对接政府部门、村委会和当地企业,与相关领导干部与工作人员进行座谈、访谈,从宏观层面系统了解当地干旱灾害及应对情况;同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面向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针对当地气候变化与干旱灾害进行了深入调研。团队实地考察了当地的水利设施、灌溉设备及检测系统、地膜使用、设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各种干旱应对措施,并利用无人机航拍等获取了考察地的高精度影像,为探究当地抗旱减灾提供精细化数据支撑。在我校水利水电学院姜守政和王智慧老师的支持下,团队还拜访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与党委书记方海东研究员团队就干热河谷地区的干旱及应对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并探讨了未来潜在的合作方向。


期间,团队积极开展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旨在提升领导干部、学生与居民的防灾意识与能力。团队向调研区的政府工作人员、村委会干部、社区居民和学生,广泛发放了“灾害应对小指南”科普宣传单和“避险逃生与自救互救”科普手册。同时,针对不同群体开展针对性防灾减灾科普讲座,在攀枝花迤沙拉小学,为军事夏令营的中小学生开设防灾大讲堂,并通过团队自行研发的防灾小游戏引导同学们巩固防灾技能应用;在平地镇政府和波西村村委会等,团队为基层领导干部重点针对“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技能开展科普讲座。

此次调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得益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和元谋镇相关政府部门、企业、科研单位及当地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活动还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干旱河谷区作物生长季骤旱致灾机理研究》和四川省区域创新合作项目《南方季节性干旱成灾机理与农业减灾机制研究》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