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凌晨的一场暴雨,提醒着成都人谨防水患,似乎也是想为参加香港赛马会四川持续发展项目-香港中学生赴四川交流团的同学们,留下深刻的成都记忆。
在香港赛马会和香港岛校长联会学生团的组织下,此行青少年交流团将在四川大学防灾减灾科普基地,参加一组四川大学灾害教育研究中心开发的防灾减灾科普活动及应急能力提升微课程,包括应急计划和备灾准备、水害逃生及模拟训练、紧急医学及生命救助等实训模块。其中的水域安全课,首次在四川大学防灾减灾科普基地中登场;而不期而遇的暴雨,让来自香港圣公会邓肇坚中学、香港仔浸信会吕明才书院、聖士提反书院、苏浙公学和香港东区张振兴伉俪书院的120名小同学,充分体验了暴雨后城市内涝对于交通系统的侵害——从驻地前往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的路途时间,比原计划整整延迟了1个小时。
水域安全课上,会游泳的一名同学,成为现场助教,钻进大的塑料袋,演示利用常见物品应对水灾。
紧急医学及生命救助课堂,老师演示头部创伤包扎,刚为一名香港靓仔披上纱布,同学就哼起了《婚礼进行曲》,全场大笑;演示完毕,老师也特别风趣,顺势将头部的绳结拉成了一朵花。
在田兵伟博士的指导下,同学们竟然在半小时内,制定出各自团队的首个校园应急预案,包括绘制应急逃生地图、清点应急物资和应急技能准备清单。还有个性十足的封面设计、口号和LOGO,其中一个小组名叫“城管大队”。
半天的实训,收获颇丰!各组分享总结了各自的应急避难技能,以及在危急时刻自救和救助家人、朋友的准备。
在教育部“香港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和“香港赛马会四川持续发展项目”的支持下,由四川大学防灾减灾科普基地开展的香港青少年川港防灾减灾科普交流活动,今年4月份以来大致每月一次,并将持续开展,旨在促进香港青少年赴内地深入交流,促进青少年防灾减灾能力的普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