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党总支精心组织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覆盖校园内外,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互动体验等形式,全方位提升校内师生和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在校内宣传方面,5月9日,学院各党支部和学生社团在江安校区青春广场开展了防灾减灾科普活动,包括应急救援知识答题竞赛、防灾减灾主题展览和VR防灾减灾体验等。校外科普同步推进,5月13日,学院教师参加四川广播特别策划《安全直播间——专家教你安全侦察术》,在访谈中为听众带来从“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到“泸定地震”,四川灾后重建经验启示。5月10日—16日,学院组织师生团队走进社区和中小学开展活动:在成都市大丰街道方营社区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社区先锋行动;在石棉县新民乡中心小学开展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组织参观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在新都香城小学开展急救技能科普训练。通过发放防灾手册、灾害案例讲解、急救技能培训和VR灾害体验等方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公众可理解、可操作的实用技能。

在专业交流与合作方面,5月11日,学院承办了《社会力量救灾物资管理指南》发布会,由学院团队参与编制的《指南》发布,标志着我国社会力量救灾物资管理迈向标准化、规范化新阶段;5月9日,学院与来访的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南亚专家防灾减灾交流团进行了学术研讨,双方就推进环喜马拉雅地区防灾减灾事业发展达成共识;5月10日,学院与德阳市金沙江路学校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探索大中小学安全应急科普教育一体化建设模式,为学院防灾减灾教育成果转化提供了实践平台。
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地球人都要有灾害意识,地球人都要有灾害教育”的理念,展示了学院和学校在防灾减灾教育领域的专业实力和社会责任担当。未来,学院党总支将继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带领全院师生创新防灾减灾教育形式和内容,为构建安全韧性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