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焦点新闻 > 正文

青春力量扎根猕乡沃土 川大学子解码振兴密码

时间: 2025年07月29日 21:42 点击量:

2025 年7月22日-23日,四川大学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在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卡比力江・吾买尔老师的带领下,深入都江堰猕猴桃产业核心区域。从猕猴桃协会到种植基地,从博士研究院到金胜社区,学子们用青春的脚步丈量乡村振兴的脉动,以专业视角解码一颗猕猴桃背后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之路,亲身感受田园综合体模式下乡村发展的蓬勃生机。

/private/var/folders/t_/j0sw_s8x61db_5qtw9t86nfw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icturecompress_20250725192506/output_1.jpgoutput_1


四秩耕耘:从地理标志到国家名片

实践团的第一站来到了都江堰农副产品品牌运营中心。在这里,猕猴桃协会会长晏志强向学子们娓娓道来产业崛起的历程:“这些老物件背后,是从零星试种到规模化发展的跨越,是从深山野果到国家名片的蜕变。”同学们认真聆听着这段产业发展历程并且在了解到都江堰猕猴桃已被纳入 “天府粮仓” 省级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后,团队围绕 “粮果联动” 模式展开了热烈探讨,深入分析其在保障粮食安全与推动特色产业协同发展中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3c515764b9727b84a721267b1ec465a


科技小院:让论文写在丰收田垄上

在行程的第二站,团队成员跟随高级农艺师唐合均深入田间地头,聆听她讲解猕猴桃种植所需的技术路径以及当前种植过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他们扎根猕猴桃种植基地,以科技实践书写论文,将研究成果体现在猕猴桃丰收的田垄之上。该博士研究院主要聚焦三大研究方向:品种改良、种植技术、深加工技术。这些研究领域源于农业,亦服务于农业。一代代人才不辞辛劳来到此地,只为让农民能依靠土地获得安家立命之本,这种先锋精神值得新一代年轻人学习。

7e5e4e74563a42e06f86a2b1695e626


链式突围:三产融合激活乡村动能

团队行走在金胜社区的田间地头,一幅产业融合的鲜活图景徐徐展开:猕猴桃藤蔓间垂挂着金黄的南瓜,智能滴灌系统在土壤墒情监测下自动启停。从“乱” 到“治”再到“强”,金胜社区的蜕变揭示了三产融合如何重塑乡村的筋骨与血脉。金胜社区的蜕变揭示了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是让老年人守着家也能挣到钱,让年轻人返乡创业更有尊严,让每一颗承载汗水的 “金果子” 都结出幸福生活的希望。

4f970d92aef710dc9695aefdc9af46f


青山不负奋斗者

离都江堰前,团队驻足于岷江畔。两千年前李冰父子在此驯服江河,今天新一代青年正以智慧重塑乡土。从红心猕猴桃的甜蜜,到粮果套种的生机,从博士研究院的芯片,到直播间里的订单——这条融合生态保护、三产联动、科技兴农的路径,恰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微观注脚。那颗被青山绿水滋养的猕猴桃,终将在新时代青年的掌心,酿成乡村振兴的甘露。

b392f1a78dcd9ab1ed754b2b219ea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