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至10月1日,第15届国际灾害风险管理学会(IDRiM Society)年会在希腊萨摩斯岛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 “Advancing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in islands and remote areas” 为主题,聚焦岛屿与偏远地区在气候危机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灾害风险环境与应对挑战。来自全球的学者、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齐聚一堂,围绕灾害风险认知、风险治理、可持续发展与灾后恢复重建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我院骆晓龙副研究员与黎秋杉副研究员应邀出席大会,并分别作口头学术报告。
骆晓龙副研究员的报告题为 《Understanding the Probabilities of Tropical Storm-Triggered Natech Events Based on Future Climate Scenarios》,聚焦未来气候情景下热带风暴引发的“自然灾害触发技术事故”(Natech)风险。报告结合气候模拟数据与风险评估模型,探讨极端气象事件对关键基础设施和工业设施的复合作用机制,为提升沿海及岛屿地区的灾害链识别与防控能力提供了重要参考。

黎秋杉副研究员的报告题为 《Integrating Heritage, Risk, and Resilience: Long-Term Reconstruction in Earthquake-Affected Rural China》,基于在都江堰灌溉系统世界遗产地的长期实地调研,提出了面向历史聚落的灾后恢复决策框架。研究通过场景规划、参与式GIS(PPGIS)与模拟建模等多方法结合,探索如何在灾后重建中实现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研究成果强调了自下而上社区声音与自上而下政策指导的衔接,展示了灾害恢复如何成为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景观再生与长期韧性建设的重要契机。

在国际合作与青年学者培养方面,黎秋杉副研究员还入选参加了女性防灾减灾科研与实践导师计划,并在IDRiM年度报告中作为代表性青年成员展示。在导师计划中,黎秋杉副研究员与荷兰特温特大学(University of Twente)Funda Atun 教授保持定期学术交流,围绕灾后恢复研究框架、取样方法、数据获取与长期效果分析展开深入讨论,特别针对汶川地震的法证分析(forensic analysis)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同时,也担任来自南非自由州大学学者 Tlou Raphela 的导师,通过线上定期会议,就灾后恢复研究、职业发展路径和女性在防灾领域的参与展开互动交流。该计划汇聚全球女性学者,关注性别视角下的风险治理与科研支持。展现了我院青年学者在国际减灾网络中的学习力、连接力和支持力,也体现了女性科研人员在全球灾害治理领域正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
两位学者的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的积极关注和讨论,为中国在灾后重建、文化遗产保护与灾害风险治理方面的经验提供了国际化展示平台,也为后续跨国合作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次参会不仅展示了学院在灾害风险管理、文化景观保护、气候变化影响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更进一步提升了学院在国际灾害风险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